【百万英才汇南粤(35)】首站收官!江门牵手北

江门 更新于:2025-04-15 16:43
  • Aimee罗



    当粤港澳大湾区的春风拂过首都,
    时隔一年,
    一场跨越2000公里的“双向奔赴”
    再次在北京书写新篇。

    4月9日—11日,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、市人才工作局主办的“百万英才汇南粤——江门市2025年‘十城百校’人才招聘专项行动(北京站)”(以下简称“十城百校”)隆重举行。

    作为今年“十城百校”的首场活动,江门携20家企业,300多个岗位到北京,通过校企对接、城市推介、专场招聘、校地合作签约等多种形式,向首都高校及学子展示江门发展机遇与引才诚意,吸引青年人才共建湾区未来。

    首站收获满满,与北京工业大学等14所高校进行了深度合作对接,共接洽求职者1803人次,收到简历432份,其中博士41份,硕士183份;初步达成意向90人。



    进校企深化产学研合作


    活动期间,江门以“智”为桥,链接首都人才源与湾区创新极。江门“招才团”先后走进中科优巨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、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(产业园),围绕半导体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等江门重点产业领域展开技术对接与人才合作洽谈。

    此外,“招才团”兵分五路,与北京工业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北京中医药大学、首都医科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场对接,内容涵盖实习实践合作、科技成果转化、定向人才培养等方向,为江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“智力动能”。


    其中,由江门市中心医院、江门市人民医院、开平市中心医院、台山市人民医院、台山市中医院等单位组团的医疗系统“招才团”走进首都医科大学。双方就引才和校企合作等方面议题展开洽谈并达成共识,为江门卫生健康系统发展储备高端智力。

    在北京工业大学,“招才团”在对接合作、开展城市推介的同时,组织了小型招聘会。这也是江门再次沿用针对单一高校定制的小型精准引才活动形式。

    北京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范爱丽老师点赞江门,称江门作为湾区枢纽,众多高校、科研单位和民营企业蓄势待发,在江门就业发展是高校毕业生的有益选择。”作为高校就业部门,我们也会向学生广泛宣传江门引才政策,让毕业生多了解江门,推动更多青年人才到江门发展。”她说。


    2023年入职江门的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张琪也现身说法,表示江门是个宜居宜业的城市,他将会在江门落地生根,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多关注江门。



    带“户口+高薪”揽首都英才


    4月11日,在江门“十城百校”主会场——北京科技大学,我市20家重点企业携340余个高质量岗位招人,吸引了北京多所高校到场求职,其中不乏外国留学生身影。

    作为“京江合作”的又一重要突破,广东优巨先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——中科优巨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的揭牌成立吸引了众多学子目光,其“博士/博士后入职即解决北京户口”的政策成为全场焦点。


    作为江门本土培育的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广东优巨先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特种工程塑料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并致力于解决国内卡脖子项目。该公司董事长王贤文表示,将依托北京高校科研资源与产业链协同优势,进一步提高研发实力和行业竞争力,实现“北京研发攻关、江门成果转化”的双城联动,为高端人才提供“双域发展”平台。

    现场,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刘同学排队面试。他说:“我想留在北京工作,企业开出的条件很吸引人,而且跟我感兴趣的领域也很对口。”

    为加速智能传感领域创新布局,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广东润宇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已成立北京办事处。此次,该公司同步启动校招、社招双通道,现场释放专门针对博士研究生的研发主管高质量岗位,年薪最高达50万元,吸引不少高校人才到场对接。


    此行,江门的高校也备受青睐。五邑大学相继迎接多位博士人才前来洽谈,不乏埃及、阿尔及利亚的留学生,部分博士人才前往江门发展意向强烈。五邑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书记张桂荣表示,非常感谢江门人社部门搭建了这样的招聘平台,能够让他们对接到优质学校的高学历人才。

    活动未开始,来自北京化工大学的物理系硕士黄聪颖就来到现场,并相中了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的人工智能技术专任教师、AI算法工程师的岗位。“人工智能、AI是未来发展的方向,我的课题也是AI方向,之前在企业实习也有这方面经历。”黄聪颖坦言,江门制造业基础雄厚,AI技术应用场景广阔,发展空间值得期待。



    首站赴京背后的“引才逻辑”


    当前,江门正在全力塑造制造业当家新优势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,以人才引领产业创新,以产业高质量发展聚集优秀人才。截至目前,江门全市各类人才总量突破99万,高层次人才超过1.4万人,博士人才总量首次突破1300人。

    为何将北京站作为“十城百校”首站?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首站选择北京,不仅是因为这里高校云集、人才济济,更是因为北京和江门人缘关系深厚、人才交互频繁。“去年,江门与北京广东五邑侨乡海外联谊会共建的引才工作站顺利揭牌,标志着江门与北京在共同开展人才引育合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,我相信,将推动更多‘京’才江用。”


    为进一步加深合作,活动还为来自北京大学、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的8名优秀学子颁发“校园引才大使”聘书,通过“以才引才”新模式,织密江门与全国高校的招才引智网络。作为“校园引才大使”,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薛云龙表示:“广东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省份,而江门的产业结构与我们学院专业匹配程度高,学生求职意愿强烈。未来我会向他们推荐江门,有机会也会带学生到江门访企,进行深入沟通交流。”

    “十城百校”是江门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实施“百万英才汇南粤”行动计划部署的重要举措。随着北京站收官,江门“十城百校”还将赴上海、杭州、武汉、西安等地持续发力,为“百千万工程”和制造业当家战略提供坚实人才支撑。

    江门这座粤港澳大湾区“潜力之城”,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、真金白银的政策、产才融合的生态,向全球英才发出邀约:江通四海宽,门迎天下才,江门有你更精彩!


    END
    来源:市人社局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